諒山戰役電影在線觀看
諒山戰役始末?
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中國方面在3月1日9時30分集中300門火炮,30分鐘落彈幾萬發,當時許世友憤而下令:“拂曉攻擊開始后,諒山一間房子也不能留?!眳鸬闹袊婈犑繗庖嗍艿焦奈?。3月4日,越軍第3師遭中國兩個師由側翼突襲擊退,解放軍攻占諒山。
戰役經過
開始
從正面進攻諒山,只有一條經同登向南至諒山的公路,周圍則盡是山地叢林。越軍第3師將主要兵力擺在了諒山外圍的各個山頭高地上,俯瞰公路,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中國軍隊的機械化兵力只能通過公路經達此處,便要遭到猛烈的打擊。與此針鋒相對,中國軍隊的戰法則是先控制外圍山嶺高地,逐個拔點,掃清諒山外圍越軍,再沿公路發起總攻。1979年2月27日清晨,諒山戰役開始。中國軍隊發起了10分鐘的火力急襲,然后55軍兵分三路,以163師487團猛攻扣馬山,488團進攻417高地,164師491團直取巴外山。其時整個諒山周圍大霧彌漫,天上又下著細雨,能見度很差。中國軍隊像潮水一樣撲向各個高地??垴R山、巴外山、417高地分布于諒山兩側,距離市區3~5公里不等,大都由十幾個山頭和高地組成,其間遍布叢林和巖穴,地形十分復雜險峻。越軍防守部隊占據了各個山頭和高地,以迫擊炮、火箭筒和高射機槍構成交叉火力網,居高臨下阻擊中國軍隊的進攻。
進軍
進攻扣馬山和417高地之戰一波三折。其時天空雨霧彌漫,因為看不清方向,中國軍隊密集的進攻隊形經常誤撞越軍火力網,遭到了很大傷亡。為打開局面,坦克部隊發起沖鋒,以坦克和戰車為先導,吸引越軍的火力,引導步兵進攻。這個辦法開始還比較有效,步兵跟著坦克逐次躍進,不斷向縱深插入。后來越軍集中
諒山大捷是什么時候?
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3月4日,越軍第3師遭中國兩個師由側翼突襲擊退,解放軍攻占諒山。
諒山之戰有陳明仁嗎?
有陳明仁將軍,
當時正是有陳明仁將軍率領的55軍進攻的涼山。
諒山之戰是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役,當然沒有陳明仁
諒山之戰發生在1979年、此時陳明仁己經離休條萊垍頭
馮子材奔赴沙場的戰爭叫什么?
中法戰爭,鎮南關大捷。
作者:史遇春
《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九《列傳二百四十六·馮子材傳》云:
“子材軀干不逾中人,而朱顏鶴發,健捷雖少壯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語,發餉躬自監視,偶稍短,即罪司軍糈者。治軍四十馀年,寒素如故。言及國梁,輒涔涔淚下,人皆稱為良將云?!?/p>
《清史稿》評價馮子材有“人皆稱為良將云”,故而,本文標題有“良將馮子材”一說。
本文出自清人李岳瑞的筆記《悔逸齋筆乘》中《馮萃亭少保軼事》一節。
馮子材,號萃亭,清德宗光緒(愛新覺羅·載湉)年間(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晉太子少保。
故而,筆記作者李岳瑞稱呼馮子材為:馮萃亭少保子材。
話說,馮子材可以稱作是清朝名將中首屈一指人物。
最初,馮子材是在洪秀全、楊秀清領導的太平軍中活動的。
因為太平軍被清廷目為叛逆,所以,馮子材最初是站在清廷的對立面的。
后來,馮子材歸順,隸屬于清廷的淮北大營。因為在軍中的表現優異,所以,他屢經推薦拔擢,一直做到了在地方上統領軍隊的將帥職位。
農歷乙酉年(清德宗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二月,法國軍隊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后,法軍侵占鎮南關(今友誼關)。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法軍焚關而去,退至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伺機再犯。此即諒山之敗。
良將馮子材:戰場之上,不畏法國軍隊;史書面前,敬畏直言記載諒山之戰,法國軍隊攻陷鎮南關之后,進而入逼龍州。
清廷官軍再戰再敗,廣西的軍事,已呈現無法收拾的局面。條萊垍頭
此時,馮少保已年近七十,他統帥的萃字五營官兵在前方,處于與法方接觸的區域內。萃字五營的中路官兵布陣在山頂。條萊垍頭
馮子材在山頂督戰,看見山下各路人馬被法軍進攻后,狼狽敗退。對此,他非常氣憤,馬上帶著兵器從山頂徒步沖了下來,腳上穿的,還是草鞋。
馮子材帶隊,高聲大呼,沖入法軍的陣中,開始了肉搏戰,拼盡全力與法軍廝殺起來。老人家雖然年近七十,但是,打起仗來,勇猛無比,沖進法軍陣營之后,真是所向披靡。條萊垍頭
有馮子材帶領的官兵奮力前進,清廷的其他官兵也跟進戰斗,于是,在一場惡斗之后,法軍全線崩潰。馮子材帶領官兵,一路追擊,大約跑了一晝夜的時間,一直追到了諒山,才收隊。
據說,法軍在被追得落荒而逃之后,一路奔跑。后來,在發現清廷的官兵不再追趕他們時,這才停歇下來,安營造飯??墒?,飯還沒做熟,忽然聽見營外有人馬之聲,驚魂未定,慌亂之中,還以為馮子材領著官兵又追上來了,顧不得鍋灶行禮,再次狂奔逃竄,好一陣子,都不敢停下來喘息。
這樣,清廷的軍隊才收復了被法軍侵占的諒山。清廷與法國方面商定休兵,雙方達成了和議。
這是自清廷被外國人入侵開始算起,五十年以來,第一次戰勝白色人種。清廷自與外國人交涉以來,能夠為國民長臉、能夠讓國民吐氣的,算來,也似乎只有馮少保一人而已。條萊垍頭
良將馮子材:戰場之上,不畏法國軍隊;史書面前,敬畏直言記載就是這樣的英雄人物,仔細檢點馮子材的生平事跡中,他也有讓人覺得十分可笑的行為。
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叛將李揚材在越南作亂,謀劃著要侵犯清廷的粵、桂邊地?;?、桂總督上奏朝廷,請派馮子材統領諸路人馬,出邊關督戰剿叛。
馮子材受命之后,統領人馬,奔赴粵、桂邊地,大破叛軍。李揚材被剿滅后,馮子材凱旋入關。
清廷對馮子材的戰功大加贊許,賞賜優渥。
此次戰功,在賞賜給馮子材的物品中,有一部朝廷新編撰的書籍,書名《平定粵匪方略》。
在這部書中,記載有馮子材的事跡。書中關于馮子材沒有歸順清廷之前的事情,記載得非常詳細,例如馮子材在沒有投誠之前,他是如何地與清廷的官兵進行激烈地斗爭等。關于馮子材的所有事情,書中都未曾避諱,直筆書寫,沒有隱晦。
馮子材讀完這部書之后,看到書中對自己的過去直言不諱,他心中非常不好受。
思來想去,馮子材為了《平定粵匪方略》中所記載的自己過去的種種,專門寫了一份奏折,上報朝廷。
這份奏折的大體內容如下:
臣年少時節,因家境貧窮,衣食無靠,為饑寒所迫,誤入叛亂之徒的隊中。這其實就像夏桀的犬兒向唐堯狂吠一般,一切少年時的作為,皆非出于本心。
自臣投誠以來,二十年間,凡東南有兵事起,臣皆每役必從。臣之所以在陣前奮力拼殺,不顧死生,就是希望能夠救贖以前的過錯,附驥于朝中忠義之臣的行列。
朝廷所賜《平定粵匪方略》一書,臣已恭讀。此書,對于臣以前的種種事跡行為,記載甚詳,巨細靡遺。臣深知,史官載記,其天職就是信實,當然應當據事直書。但是,臣伏讀之后,總是覺得異常慚愧,無法做人。條萊垍頭
臣斗膽,不知朝廷可否憫臣之忠懇,大開天恩,念在臣為國家盡心盡力的份上,把臣的往事一筆勾銷。
臣懇請朝廷,命令史官,將《平定粵匪方略》一書中,凡有“馮子材”三字的地方,均在“材”字上增加一筆,改作“林”字。
若朝廷依臣所奏,則臣對朝廷的真誠感激,就會更大、更深,以至于無極。
馮子材上疏請求朝廷修改《平定粵匪方略》、隱去自己名字一事,如果是發生在文官身上,那么,一定會立即遭到朝廷嚴厲的譴責與處罰。
當時,馮子材上疏之后,朝廷念在他曾經親歷戰爭,屢立大功,并且,考慮到武將對朝廷的掌故了解不多,并沒有對他做嚴厲的處分,僅僅降旨對他進行了斥責,但是,降旨中更多的還是對他的寬慰。
這里,再補充介紹一下分馮子材其人
馮子材,生于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卒于清德宗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享壽86歲。
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于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條萊垍頭
歷任廣西、貴州提督。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公元1851年~公元1861年)年間,從向榮、張國梁攻打太平軍。
中法戰爭時,已年近70,被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取得了擊斃法軍74人的鎮南關大捷,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
甲午戰爭(公元1894年,農歷甲午年),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
治軍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去世后葬于欽州,朝廷詔予于欽州城東南隅建“馮勇毅公專祠”紀念,稱“宮保祠”。
另外,再簡單說一說《悔逸齋筆乘》作者李岳瑞。
李岳瑞(公元1862年~公元1927年),字孟符,陜西咸陽庇李村(今屬咸陽市渭城區)人。清德宗光緒八年(公元1882)中舉;次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工部主事;遷工部屯田司員外郎;兼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辦鐵路礦務事。
自幼跟隨劉古愚讀書。曾受到光緒帝重用。
“戊戌維新”期間(公元1898年,農歷戊戌年),負責接奉傳旨要務,同宋伯魯組織關西學會,積極參加保國會活動,是光緒帝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之間聯絡的重要人物;常把朝廷重要情況轉告維新人士及國聞報館,宣傳變法維新主張,主動承擔《時務報》在京募捐收款與發行工作.擴大維新宣傳;將《時務報》每期寄劉古愚100份,擴大維新在西北影響。條萊垍頭
變法失敗,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年10月被革職.回咸陽家中賦閑。
光緒三十年(公元1905),經張元濟邀請,赴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農歷辛亥年)后,任清史館編修,參與編纂《清吏稿》。
晚年回歸故鄉,著有《國史讀本》、《春冰室野乘》三卷、《悔逸齋筆乘》、與梁啟超等合著《中國六大政治家》等。
(全文結束)
良將馮子材:戰場之上,不畏法國軍隊;史書面前,敬畏直言記載
鎮南關大捷“”法越之役,克鎮南,復諒山,實為中西戰爭第一大捷。摧強敵,揚國光,子材等之功也?!?/p>
應該是鎮南關大捷那場戰斗,父子齊上陣,熱血沸騰
馮子材奔赴沙場的戰爭叫鎮南關大捷,發生于1885年3月,交戰雙方是中國清朝和法國,最后法國戰敗中國勝。
諒山之戰真實事件?
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反擊,并使用化學武器。42軍被迫后撤,中國緊急將后方炮兵師拉至前線進行壓制即拼刺刀(解放軍炮兵所謂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線,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拼刺刀),兩方皆損失慘重。
中國方面在3月1日9時30分集中300門火炮,30分鐘落彈幾萬發,當時許世友憤而下令:“拂曉攻擊開始后,諒山一間房子也不能留?!眳鸬闹袊婈犑繗庖嗍艿焦奈?。3月4日,越軍308師遭中國兩個師由側翼突襲擊退,解放軍攻占諒山。
老撾最后一次戰爭是哪年?
建國后對外戰爭的最后一仗:發生在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軍以一個排的兵力對我邊防部隊駐守的陣地實施偷襲。我軍迅速阻止還擊。此戰也是中越戰爭的最后一仗。中國通過這次戰爭,恢復了南疆邊境的安寧,同時也將邊境爭議區收回,獲得了一個滿意的陸上邊界。同時通過后來的兩山輪戰和對戰爭經驗的總結,鍛煉了中國軍隊也為未來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指引了方向。對越自衛反擊戰戰爭分別由中國的云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云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云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云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準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由于事發突然,且當時越南主力正規軍皆在高棉戰場作戰,于是便動員云南(3個師)、廣西(3個師)共六個邊境步兵師、國境警備民兵、地方民兵及后備部隊應戰,至諒山戰役時始有較正規之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參戰。
昆侖戰役包括哪些城市?
昆侖戰役的城市有:北海灣龍門港、欽州、防城、南寧、桂林、昆侖關、賓陽、靈山、陸屋、邕江、高峰隘、九塘、粵北、桂南、永淳、上林、武鳴、龍州、鎮南關(今友誼關〉、諒山、東京灣、邕欽。昆侖關戰役是抗日戰爭的大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規模部隊的一場戰役。